第118章 50个钱币一架新犁
等村民们带着乔里一行人走到村庄教堂门口时,很快就有人进去教堂喊了牧师出来,还有人跑去找村庄管事。还有不少刚刚从份地干完活回家的村民,也赶过来看热闹。
“乔里教士,我是这里的村庄牧师,罗森.扎特。”白柳村庄的罗森牧师是一个30多岁的中年男人,他一边自我介绍,一边暗自打量乔里,见他姿态挺直,脸色红润,看上去似乎已经完全脱离了自由民的穷酸样。
“日安,罗森老爷。”乔里脱下兜帽,对他微微行李。论身份,罗森牧师是正式的牧师,而他只是一个教士,所以对他行礼也是应该的。
“……蒙主教大人恩赐了我两块荒地,这次春耕,我那里要开垦不少土地,偏偏犁车又不太够,就让罗比木匠帮忙打了一架简单好用的新木犁,不过只有他们父子两个帮忙,速度实在太慢了,我听父亲说,你们村庄有很多手艺不错的木匠……”乔里把自己的来意告诉了罗森牧师。
罗森牧师听了乔里的话,又想到自己从堂区牧师那里打听到的事情,当然很乐意卖乔里一个好,当下就说自己愿意替他做见证。
这时候,村民当中有人忽然说道:“管事老爷来了。”
“是管事老爷。”
白柳村庄的管事老爷叫汉克.约尔,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看起来很精明,精神也很好,他因为看的目光远,平时也愿意提点一下村民种什么木材比较好,所以在村庄里有不少威望,村民们对他这个管事老爷的敬大于畏。
他听了乔里的来意之后,看了看牛车上的新犁,沉吟一会儿,说:“乔里阁下,这种样子的新犁我们村子都没有见过,能不能木匠们先看一看它的样子?试一试它好不好犁地?”
“当然可以。”乔里叫了罗比父子把曲辕犁抬下来,“这是罗比.阿弗莱克和他的儿子帕拉特.阿弗莱克,这架新犁就是他们两个一起制作出来的,我先让他们示范怎么用新犁犁地吧。”
罗比父子俩很快就把新犁抬了下来,汉克管事让人牵了一头耕牛过来,众人就跟着他们来到教堂不远的一个空地上,罗比.阿弗莱克给耕牛套上了新犁,又叫儿子去牵牛,自己扶着新犁就开始犁起地来,原本平整结实的地面很快就被犁车翻卷了泥土,不一会儿就犁出了两条犁沟。
看得大家纷纷震惊起来,新犁没有木轮,样子也奇怪,没想到犁地的速度居然这么快。
“只要一个人扶着犁车就能犁地。”
其中一个自由民点点头,“犁得还很快,看他扶犁车的样子好像不怎么辛苦。”
“新犁用的木料这么少,扶犁车肯定不会很重,新犁不重的话,当然不用怎么去花力气。”
村民们越看这新犁就越震撼,有些人还在可惜自己家已经耕完份地了,不然也想试试用这种新犁翻耕份地是什么样的感觉。
“乔犁阁下,你的这架新犁看起来好像很好用,犁得真快。”汉克管事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是啊,新犁翻耕泥土很容易,省人手又省力气,除了用来给自己开荒,我还想做这个木犁生意,汉克阁下,你们村子的木匠如果也想做这个生意,我可以用粮食或者钱币来换木匠们做出来的木犁部件。”白柳村庄的耕地少,所以他们都是靠卖木制品或者木材原料来换取粮食的,现在自己把曲辕犁零部件制作的活儿外发给他们,正好各取所需。
汉克管事听了之后,仔细想了想,就和其他村民一起就新犁零部件制造的事情,和乔里交谈了很久。
第一,大家交谈的主要是他们制作这些零部件,那些零部件合格的标准是什么?万一他们砍了自家的木料辛辛苦苦做了木犁部件,结果却被说部件不合格,那他们不就亏木料又亏了人工。
第二,他们也担心乔里开出的价格不划算,万一他给的粮食和木料的价格持平,那他们不也吃亏了,乔里老爷可不是他们村庄的管事老爷,他会愿意给他们一个公道的价格吗?
对于这两个问题,乔里也有解决的办法,他让罗比木匠先把带过来的那架曲辕犁分解成一个个零部件,让白柳村庄的村民们按照这个标准来制作就可以了,尺寸的范围只要跟这个相差不多,就可以算合格。
至于自己回收零部件的单价,乔里想了想说:“至于价钱,这个……我想先知道你们这里的木料价钱大概是多少,才能决定下来。”
……
等听完了汉克管事介绍各种木料的价钱后,乔里最终决定曲辕犁的犁铲和犁壁的制造就采用质地最坚硬的青冈木,青冈木价钱贵一点,但这两个零部件耗费的材料不多,也比较容易制造,所以他收的价钱是两个钱币一个零部件。
至于其他零部件就都采用橡木或者白柳木制作,其中耗费材料最多,也最难打造的犁辕,价钱是五个钱币换一个犁辕,犁梢则是四个钱币,犁底和犁箭就三个钱币换一个,其他余用料较少的零部件则是一个钱币换一个部件,算上请木匠组装的四个钱币,这样一架曲辕犁的成本大概在32个钱币左右。
至于白柳村庄这里的犁车,它一般卖95到100个钱币之间,听起来好像很多,但是中世纪的犁车用料多,结构笨重,木匠打造一架犁车也是要费不少功夫和时间的。
最后,乔里决定把曲辕犁的价格定在50个钱币左右,除掉给罗比父子的两个钱币,那每卖出去一架曲辕犁,他就能拿到将近16个钱币的利润。
而曲辕犁的这个定价,乔里也是参考了这里的犁车,自由民的年收入,还有制作时间、成本等各方面因素,最后才定下来这个价格。
别看这50个钱币好像很少,一下子就砍了轻犁一半价格,要知道,中世纪这里,50个钱币都可以买2蒲式耳小麦了,也就是100斤小麦,那相当于两亩地的产量了。
而中世纪这边,大部分自由民每年也就能腾出个一英亩的份地用来种小麦,一英亩按最好的收成来算,顶多产出6、7蒲式耳的小麦,也就是300斤小麦左右,然后除去要交给男爵的恩税和租纳,再除去交给教会的什一税,自由民一年到头能剩下个100斤小麦用来卖钱就算不错的了。
像乔里家,以前一年顶多剩下7、80斤小麦用来换钱币又或者换燕麦、大麦这些粗粮回来补充粮食消耗,如果再遇上家人生病、添置家具、儿女结婚分家之类的大事,这些钱币压根就不够花的。
白柳村庄的村民们听到乔里定下来的零部件单价,心里都挺满意的,主要是他们看见新犁需要的木料不多,只是单单制作一个零部件的话,看起来也很容易,所以这个价格他们都觉得很公道。
不过他们在听见乔里说出新犁的最终价格后,确实震惊了很久,其中一个村民就问了,“乔里老爷,这个犁车真的只要50个钱币吗?”
“是的,只要50个钱币。”乔里笑着回答道。
汉克管事也忍不住问了:“乔里阁下,这个价钱是不是有点少了?这样的价钱,你最后能得到的收益会少很多。”
单纯地看,这个利润是有点少,不过乔里相信曲辕犁的市场很大,在它犁地效果不输中世纪轻犁的情况下,他把价格定在50个钱币,足足少了普通轻犁价格的一半,相信别的村民们在同等情况下,肯定会选择购买性价比更高的曲辕犁。
正所谓薄利多销,只要曲辕犁把犁车市场抢占下来了,那他最后能得到的利润也会积少成多,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在这里卖曲辕犁,也不完全是为了赚钱盖房子,改善家里的生活,他心里其实更多的是想在中世纪自由民群体中,大力普及这种省时省力、价格又便宜的农具。
第119章 弗兰科亲家
教堂的院外,白柳村庄的木匠们坐成一排,正在对照着那架曲辕犁的零部件打磨第一个零部件,这一个零部件是他们以后制造零部件的参考物,为了尽量减少误差,大家都很仔细地打磨手上的木头,而罗比父子两人此刻正站在附近,时不时给他们解答疑惑,指点他们制作零部件。
“乔里阁下,等他们把新犁打造出来,这么多的新犁,你除了用来开荒之外,只打算把它们卖给附近村庄的农夫吗?”汉克管事慢悠悠地问道。
“也不是,约书亚牧师和我都打算过段时间,就派一些人手运一些东西去佛伦萨贩卖,像教堂酿的豆瓣酱,我家的草席草帽,还有这些新犁,都是准备运过去贩卖的。”乔里对他说道。
“我妻子让送信人帮忙买过你们教堂的豆瓣酱,味道确实很不错,像这样的酱料,在佛伦萨城一直能卖到很好的价钱。”汉克管事听到乔里说他也要派遣人手到佛伦萨贩卖商品时,就知道自己的打算落空了,原本他还想着能不能说服乔里教士卖他一批新犁,他想放到自己在佛伦萨开的小店铺里售卖。
他的店铺在佛伦萨一般只卖一些桌椅、柜子、木碗等家具,这些家具都是村庄木匠们打造出来的,自己用比较低的价格把它们收回来,再放到店铺里售卖,就算这些家具一时卖不掉也不怕,反正它也不会像食物一样放久了坏掉,所以自家店铺的生意尽管不是很红火,但多多少少也能给家里带来一些额外的收益。
乔里教士的这些新犁价钱不高,犁地也很容易,算是很新奇的农具,汉克管事觉得,如果乔里阁下愿意提供新犁给他放到店铺里售卖,那他就算是把价钱加高一些也一样能卖出去,说不定自家店铺还能从中得到一些名气。要知道,在佛伦萨城的那些店铺,名气大的店铺总是比其他名不经传的小店铺更容易赚钱的。
不过,既然乔里教士打算自己派人到佛伦萨贩卖新犁,汉克管事也不准备把自己刚刚的想法说出来,至于让村里的木匠们偷偷把零部件卖给自己的想法也丝毫不敢出现。
因为汉克管事用膝盖想想也明白,乔里教士手握新粮食和火炕的两大功绩,还得到了堂区主教恩赐的土地,哪怕他现在只是一个教士,那也是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教士,不是自己能够得罪的,更别说公然挖他的墙脚,抢他的生意,自己家能从第一代起就稳坐白柳村庄的管事职位,除了懂得施恩下等人,拉拢乡绅,讨好上级之外,眼光也会放远一点,对前途不差的人给予适当的投资和示好。
“汉克阁下,你如果喜欢豆瓣酱的话,刚好我这次也带了几罐过来,送你两罐作为感谢你早上对我的照顾。”乔里笑着说道,随后就眼神示意站在一边的达伦和埃尼奥,让他们去把牛车上的豆瓣酱拿两罐过来。
“那我就先谢谢阁下了,听说你快要添弟弟妹妹了,我妻子纺的羊毛还算柔软,用来给小婴儿做衣服也很合适,我也送你两块布带回去。”汉克管事当然也不会放过可以和乔里拉近关系的机会。
“这……太感谢你了。”乔里想了想,还是没有拒绝。
就在这个时候,罗森牧师从教堂里走出来,对着乔里笑着说:“乔里阁下,你放心吧,我已经吩咐好厨娘给你的随从们准备一份午饭。”他再次问道:“你真的不打算留在教堂用餐吗?”
乔里点点头,“牧师老爷,感谢您的邀请。”他转头看向自己的堂哥埃尼奥,“不过我这次过来,除了忙新犁的的事儿,还要和哥哥一起去弗兰科家商量他的婚事和婚期,我们已经说好了要在弗兰科叔叔家吃午饭了。”
埃尼奥手上捧着一个装着豆瓣酱的陶罐,把它递给汉克管事身后的警役,他这时候听到乔里的话,心里很是感动。
罗森牧师表情略有些遗憾,“好吧,你哥哥的婚事确实很重要。”想了想,他看向埃尼奥,脸上带着和善的笑意:“埃尼奥,弗兰科家的女儿,艾琳娜可是一个好姑娘,你们的婚期如果商量好了,告诉我一声,我也给你们两个这么般配的新人准备一份结婚礼物。”
一旁的管事老爷也笑眯眯地说:“艾琳娜这姑娘,我也是看着她长大,你们这两个好孩子结婚,我当然也要送一份礼物祝贺你们。”
埃尼奥脸上有些红,“恩,谢谢牧师老爷,还有管事老爷。”
乔里忽然开口说道:“两位老爷,等我哥哥的婚期定了,你们如果有空的话,可以赏光来我家吃一顿婚宴吗?”
“婚宴?”埃尼奥听到这话,忽然瞪大了眼睛看向乔里,心里奇怪乔里怎么突然说要请两位老爷过来参加自己的婚宴。
乔里朝哥哥微微点头。
其实这也是他刚刚才决定的事情,原本家里只准备那天一家人吃顿好一点的午餐就算了,这也是威尔普村庄自由民家庭成员结婚的惯例,不过罗森牧师和汉克管事刚刚的示好和拉拢,让他明白自己已经不是普通的阶层,他们家也不是普通的自由民家庭了,适当地跟乡绅阶层打好关系未必是一件坏事,毕竟现在还是乡绅贵族阶层的影响力更大一点,他以后要是想做什么生意,或者推广什么好东西,有这些乡绅贵族的支持,总好过被他们排挤。
至于汉克管事和罗森牧师当然巴不得多跟乔里走得亲近一点,所以两人立刻就答应了他的邀请,说他们会抽空去威尔普村庄参加他哥哥的婚宴的。
要知道,白柳村庄因为耕地少,粮食产量一直都不多,家家户户都要靠卖木料或者木制品补贴粮食消耗,而乔里教士可是发现了产量惊人的新粮食的,虽说新粮食始终会在男爵老爷的领地内普及,但是能早一点通过乔里教士弄到新粮食的种子当然更好一些了。
……
而这个时候,弗兰科家的木屋内。
“索菲亚……”白柳村庄的新手艺人,盘炕人戴夫.弗兰科扛着刚刚捡回来的柴火,走进了自家木屋,“燕麦粥煮好了吗?时间不多了,我们要快点准备好食物才行。”
他早上去教堂看热闹的时候,未来女婿埃尼奥就说他和弟弟乔里中午要过来家里商量婚事和婚期,顺便在他家吃顿午饭。
乔里老爷要来家里吃午饭哎,戴夫.弗兰科连热闹也顾不上看了,赶紧叫一家人回来准备午餐。
“已经煮好了。”索菲亚站在土灶旁边,用木勺搅了搅陶罐里的燕麦粥,陶罐里散发的白汽正缓缓地飘散在半空。
“那就好。”戴夫把柴火放在土灶旁边堆好。
弗兰科家的幼子,皮森.弗兰科是唯一一个还没有结婚分家单过儿子,此刻他正坐在桌子上仔细挑着豆子。
戴夫.弗兰科走了过去,语气带着责备:“皮森,豆子怎么还没挑好?乔里老爷和埃尼奥快要过来吃午饭了。”
“这也没办法呀,父亲,”皮森心里着急又无奈,“存放豆子的陶罐裂开了一个小缝,长了虫的豆子实在太多了,我很难才能在里面挑出又大又饱满的好豆子。”
戴夫上前伸手抓了一把豆子仔细观看,眉头越皱越深,“算了,今天不要煮豆子了,皮森,你去菜园把那些已经冒出了嫩苗的卷心菜摘回来。”
“啊?”皮森以为自己听错了。
“戴夫,那些卷心菜才种下去一个月,还要很久才能长大,你现在就摘了,那我们夏天吃什么?”就连女主人索菲亚也忍不住出声了。
“没关系的,现在摘了卷心菜的小苗,你明天拿粮食跟邻居家换一些种子回来,种下去就好,大不了我们吃卷心菜的日子会晚一点。”戴夫对家人说道:“不管怎么说,这是乔里老爷第一次来我们家吃饭,说不定也是最后一次了,我们一定要办得漂漂亮亮的,知道吗?”
“那……好吧。”索菲亚终于点了点头,乔里现在是教士老爷了,身份不一样,如果他不是要和埃尼奥一起过来家里商量婚事,或许以后都不会有机会来自家用餐,加上家里现在日子过得这么好,成了手艺人家庭,为了女儿艾琳娜,也为了感谢乔里的照顾,她们的确也要好好准备一顿丰盛的食物招待乔里和埃尼奥。
这时候艾琳娜掀开铁锅的锅盖,锅里炖着一只香喷喷的小鸡,香味顿时蔓延在屋内,屋里的所有人都不自觉咽了咽口水。
“哎呀,差点忘了。”戴夫忽然拍了拍脑袋,“今天不能上鸡肉这道菜。”
“为什么?”艾琳娜回过头,不解地问:“父亲,你刚刚不是说要宰一只鸡好好招待乔里老爷的吗?”
“我也是刚刚才知道的。”戴夫告诉家人,“我去捡柴火的时候,遇到了帕克警役,他婆娘可是给牧师老爷做厨娘的,原来现在是教会的斋戒期,一直到斋戒日结束前,教会的老爷们都不能吃肉,不过他们倒是可以吃奶酪、鸡蛋和鱼。”
“那这只鸡怎么办?”艾琳娜听见也慌了,乔里老爷不能吃,他们肯定也不能当着他的面吃鸡肉。
戴夫沉吟了一会儿,才说:“艾琳娜,你拿半只鸡肉去奶房换一些新鲜奶酪回来,索菲亚,你就拿另外半只鸡去面包师家换点面包回来。”
“你们快点去吧,时间不多了。”戴夫看向儿子:“皮森,你快点把卷心菜苗摘回来,一定要洗干净了,才能放进锅里煮卷心菜汤。”
“好的,父亲。”皮森连忙跑到旁边的菜园里摘菜。
艾琳娜和母亲索菲亚也各自拿着一个中等大小的木碗,走到铁锅里舀了半只鸡肉,走出了木屋。
而戴夫赶紧把铁锅里的汤水倒进一个干净的陶罐里,预备留着晚上煮粥,然后他再把铁锅洗干净,虽然很心痛沾在铁锅上的油水,不过一想到现在是斋戒日,乔里教士不能沾油荤,戴夫也只能忍痛把铁锅刷干净,不然就着锅里的油水,他们能煮好几顿麦粥,吃上几顿带着油腥的饭菜呢。
而这时候,艾琳娜捧着木碗走到了面包师的木屋前。
“艾琳娜,你怎么来了?”面包师的妻子从木屋走出来:“有什么事吗?”
“赛琳婶婶,你知道的,乔里老爷今天过来我们村庄了,他一会儿要来我家吃饭。”艾琳娜说道:“我父亲让我拿这些鸡肉过来你家换一些面包回去招待客人。”
赛琳连忙上前请艾琳娜进屋,说:“你们家怎么不用鸡肉招待教士老爷?”
“我父亲听说现在是斋戒日,教士老爷都不能吃肉。”艾琳娜腼腆地解释了一句。
“原来是这样啊。”赛琳用自家的木碗装了鸡肉,然后从木柜里打开一个大陶罐,从里面取了不少精面包放到艾琳娜带来的木碗里,都快要把木碗堆满了。
“赛琳婶婶,这……会不会太多了?”艾琳娜虽然不是很清楚面包师家各种面包的价格,不过木碗里的面包是灰白色的,看起来比黑面包要好很多,可她带来的半只鸡肉能换这么多面包吗?
“多的那部分,算是我请你们一家,还有乔里吃的,”赛琳拉着艾琳娜的手说道:“艾琳娜,不知不觉你都长这么大了,还有了这么好的婚事,以后你就是乔里老爷的嫂子了。”
艾琳娜:“……”
赛琳又说道:“等到了秋天,我女儿也要嫁给威尔普村面包师的长子,你们都是白柳村庄的姑娘,嫁到了威尔普村庄要互相照顾啊。”
艾琳娜惊讶:“贝莱拉已经订下婚事了?”
赛琳开怀地笑了笑:“是啊,前几天才订下来的。”
第120章 商量婚事
太阳挂在天空正中间的时候,乔里和埃尼奥带着牛车上的礼物,一起去了戴夫.弗兰科的家里吃午饭。
“来,乔里老爷,你坐这里。”戴夫.弗兰科热络地让乔里坐在主位上。
“不用了,戴夫叔叔,我坐这里就好。”乔里在主位下首的一个圆凳上坐下,“戴夫叔叔,索菲亚婶婶,你们还是叫我乔里就好。”
戴夫有些不知所措地说,“啊?这……怎么能行?”
“没关系的,戴夫叔叔,艾琳娜很快就要嫁给我哥哥了,你们又不是外人,还是像以前那样喊我乔里就可以了。”乔里对他们这样说。
戴夫听到这话,脸都笑出了褶子,“那好吧。”乔里刚刚说他们不是外人,哈哈,是啊,弗兰科家马上就要和卡伦家当亲家了。
索菲亚也热络地拉着未来女婿,“埃尼奥,你也坐。”
埃尼奥连忙对她说谢谢,然后才坐在圆凳上。
这边,弗兰科家的三子皮森和长女艾琳娜依次把食物端了上来。
今天午餐的主食是燕麦粥,精面包配卷心菜汤,菜是一人一颗水煮蛋,一人一小碗水煮卷心菜,另外还有一碟新鲜奶酪。
给每个人都分好餐后,皮森和艾琳娜依次入座,因为弗兰科家的长子皮特和次子皮尔都已经结婚了,早就搬出去分家另过,所以他们并没有过来参加这次的午餐。
“来,乔里,埃尼奥,都快吃吧,这里都没有外人,你们也不要客气。”戴夫指着桌上的美味,然后又看了一眼女儿说道:“这都是艾琳娜的手艺,你们尝尝味道好不好?”
“好的,谢谢戴夫叔叔。”
“好的,谢谢。”
乔里刚吃了一口卷心菜,就夸道:“这卷心菜吃起来很嫩。”他疑惑地问:“不过,现在好像不是吃卷心菜的时候吧?”
埃尼奥也说:“现在确实不是吃青菜的时候,戴夫叔叔,索菲亚婶婶,你们是不是把没长大的卷心菜摘下来煮了?”
戴夫点了点头,“家里没什么好东西招待你们,就特意准备了一些卷心菜嫩苗,反正卷心菜还能再种,乔里,你是第一次过来弗兰科家吃饭,我们当然要好好招待。”
在中世纪,食物是相当珍贵的,把没彻底长大的青菜提前摘下来煮,无疑是一种极大损失,这样看来,弗兰科一家还真是相当的重视自己。
乔里把手里的木勺放下,连忙表示:“戴夫叔叔,索菲亚婶婶,谢谢你们这么热情招待我们,不过这样做真的太让你们破费了,我们两家也不是外人,你们吃什么,我也能吃什么,下次请不要这样做了。”
“是啊,戴夫叔叔,索菲亚婶婶,不然我们都不敢过来吃饭了。”坐在一旁的埃尼奥也说道。
“好吧,这是最后一次。”戴夫说道。
索菲亚则招呼他们道:“反正这些卷心菜都已经摘了,乔里,埃尼奥,你们就吃吧艾琳娜,皮森,你们也吃一点。”
紧接着六个人围着饭桌大快朵颐,这顿饭菜放在中世纪的平民家中算是很不错的了,大家都吃得很开心,或许是因为乔里的关系,弗兰科一家并没有像平时吃饭那样,个个都吃得狼吞虎咽的。
乔里一边吃,一边和弗兰科一家商量埃尼奥和艾琳娜的婚事,最终确定在圣保罗节之后的第三天早上,为他们两人在威尔普的村庄教堂举办婚礼,婚礼过后就在卡伦的新家举办婚宴,同时邀请弗兰科一家,包括艾琳娜那两个已经结了婚的哥哥一起去吃宴席。
“婚礼?婚宴?”索菲亚震惊得一下子就叫了起来,“这会不会太隆重了,而且……举办一场婚宴可是要耗费不少粮食的。”
正常情况下的结婚,就是娘家人送新娘和嫁妆到男方家里,然后两家人一起吃顿饭而已,婚宴,那是贵族老爷才会做的事。
索菲亚也只听说过一次婚宴,那是管事老爷家的长子结婚才举办的宴席,邀请的客人全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据说那次婚宴上有鱼有鸡有面包,燕麦粥多到吃不完……吃不完,哈,那得浪费多少麦子啊?
乔里明白他们的意思,对他们说道:“索菲亚婶婶,我们家现在已经不缺粮食了,而且这件婚事是卡伦家这么多年来的第一件婚事,也是我当上老爷后,又遇到的一件大喜事,当然要好好庆祝一下。”
埃尼奥在来的时候,就已经听乔里解释过他为什么要替自己和艾琳娜举办婚礼和婚宴,当下就表示:“乔里说得没错,索菲亚婶婶,我们家最近遇到的喜事很不少,先是乔里当上教士老爷了,然后家里能盖得起新房子,还有母亲很快就要给我们家添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再加上我和艾琳娜结婚,这么多的喜事都留在我们结婚那天一起庆祝,就算办得热闹隆重一点也是应该的。”
听明白了他们的意思,戴夫感慨地点点头,“那倒也是,是应该好好庆祝一下,毕竟有这么多好事撞在一起呢。”要是他们家也能遇到其中一件好事就好了。
啊,不对,他家的艾琳娜能跟卡伦家的人结婚,已经是一件大好事了,最近村庄里可是有不少人都在羡慕他们家有这么一桩好婚事的。
“是啊。 ”乔里笑了下,然后又说道:“另外,我和埃尼奥哥哥还有一件事想和你们商量一下,最重要的是要取得艾琳娜姐姐的同意。”
被乔里点到名字的艾琳娜,脸上有些不知所措。
“乔里,你说。”索菲亚连忙说道。
“是这样的。”乔里缓缓地说道:“多亏了圣主的眷顾,我们的牧师老爷收下了我做正式学生,所以我接下来都要在教堂跟随老师学习。如果埃尼奥哥哥结婚后分家,跟艾琳娜姐姐一起搬出去住,那样的话,卡伦家就只剩下我父亲一个成年男人干活,他年纪又有点大了,能留在家里干活、保护家人的成年男孩是一个都没有。当然了,家里那些份地,我肯定是会派人手帮忙的,不过家里的重活儿,有时候还是需要男人来干的。”
虽然四合院会有围墙,附近也有教堂警役,但是家人的安危不能全靠这个,晚上肯定还是要有成年男人留在家的,他不让埃尼奥和乔妮结婚后就分家搬出去,也是有安全这方面的考虑,因为乔里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可能会触犯一部分人的利益,有些事情真的不得不防。
埃尼奥在一旁接过话头,“所以我们想着,我和艾琳娜的新屋会盖得离卡伦家的新屋近一点,然后用一个围墙围起来,那样的话,我们就不算完全分家,我还能经常回家给母亲他们帮帮忙。”
跟东方人“父母在,不分家”的传统不一样,西方人强调独立,孩子长大成年,一结婚就会从家里搬出去,这个传统几乎从中世纪一直流传到现代。
如果换了贵族家庭,那孩子就算没结婚,只要他们一成年,父母就会给他们分一点财产,然后就让他们离开家庭,出去独立谋生,至于贵族阶层为什么要把其他儿子赶走,就是因为怕他们跟继承人争家产。
相反的是,平民家庭因为太穷,为了给孩子凑到建新屋的钱,几乎都要等孩子结婚后,才能有条件让他们分家另过,而新婚夫妇搬出去独立后,所有的家当就要自己努力积攒了,父母基本上只有等死后,才会再分一次财产给他们。
“嗯。”戴夫一家人都点点头。
“埃尼奥,你说得对。”艾琳娜看看埃尼奥,也看看乔里,向他们说道:“我也会帮忙的。”
索菲亚也点头,“艾琳娜,你到时候看到什么活儿,顺手帮忙干干,你希尔婶婶带孩子累了的话,你也帮忙照顾一下。”
“艾琳娜姐姐,这个不用麻烦你,”乔里连忙说道:“我到时候会安排人手帮忙干家里的活儿,艾琳娜姐姐,如果你有空的话,可以帮我管管羊毛帽的活儿吗?”
……
午饭过后,婚事的具体事宜都商量好了,乔里和埃尼奥很快就以还有事情要办,离开弗兰科家,前往村庄教堂。
“艾琳娜,好姑娘,你真是太走运了。”戴夫送走了乔里他们,回来坐在圆凳上,看着女儿,满是感慨,“不分家的好处实在太多了,那样的话,你就是卡伦家的长媳,乔里在照顾自己家的时候,也就是在照顾你和埃尼奥的小家庭。”
皮森也说道:“而且埃尼奥不分出去,你们就不用像其他新婚家庭一样,在头几年,为了多耕几块份地养活自己,没日没夜地干活。”
“皮森,你胡说什么。”索菲亚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道:“就算埃尼奥分了家,乔里和他感情这么好,肯定还是会照顾自己的堂哥。”
“不过,埃尼奥到底只是乔里的堂哥,他不分家,肯定要更好一点。”戴夫这样说道:“那样的话,他和艾琳娜就还是卡伦家族的重要家庭成员,没看到,乔里为了照顾他们两个,还让艾琳娜帮他管管编羊毛帽的活儿吗?”
“也是啊,”索菲亚看着女儿,笑着说:“以后艾琳娜也是手艺人了,只要有了手艺,就算你们两个以后分家了,日子也不会难过的。”
艾琳娜害羞地低着头,脸上带着欢喜的红润。
“我听说乔妮现在是附近有名的草编匠,卡伦家的草编生意都是她来管的,”戴弗笑着说道:“等艾琳娜嫁过去,又把编帽子的活儿干得有模有样,说不定乔里还会把羊毛帽的生意全都交给她来管。”
皮森眼睛一亮,看着妹妹说道:“那你到时候,可就走运了。”
第121章 建房和野菜
从白柳村庄回来后的第二天,乔里就去找约瑟夫管事商量,说他家现在居住的木屋太小了,他想在教堂附近建一间宽敞点的新屋。
“管事老爷,你也知道我的哥哥和姐姐都快要结婚了,他们结婚分家后也想把木屋建在附近,所以我能不能请求你划块大一点的土地?”这年头,哪怕是地广人稀,因为领地一切皆属领主的法律,所以不管是哪一个自由民想建新木屋,都得带着礼物去求老爷恩准批地,尽管乔里现在是今时不同往日了,但他过去找约瑟夫管事商量的时候,也是准备好了上缴新屋土地的恩钱和特意送给管事老爷的一坛豆瓣酱。
“乔里阁下,这当然没问题。”约瑟夫管事听了乔里的话,一口就答应了,然后又跟他说了几处合适建屋的地点。
第一个地点是在教堂的河对面,这里虽然是属于村庄西面的平民区,不过因为靠近教堂,在那里居住的自由民家境也算可以。
第二个地点是在村庄东面,处于教堂的西北方向,很靠近分界河,距离管事家也很近,就是地方比另外两个要小一些。
第三个地点位于教堂的东北方向,它距离教堂就隔了一座磨坊,这个地点是最大的,缺点就是它离分界河有点远,打水不太方便,不过有几个村庄警役就居住在附近。
乔里听约瑟夫管事分别说了这几个地点的优缺点,仔细考虑再三,最后决定选择在第三个地点上面建四合院。
四合院的占地面积要比中世纪的木屋大很多,再加上那附近还居住着几位村庄警役,在安全上也有一定的保证,所以第三个地点无疑是最合适的,至于取河水不方便的问题,乔里根本就不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他本来就准备在四合院里打一口水井,这样也能保证家人的用水安全。
乔里和约瑟夫管事商量好屋地的事情后,两人又一起去找书记员,然后三人一起去了第三块屋地,准备记录划分屋地的信息。
因为中世纪这里并没有纸张,所以书记员用羽毛笔在羊皮卷上涂画了几下,然后就让乔里和约瑟夫管事分别签字确认,这样屋地的划分和归属基本上就算完成了,没有纸张,羊皮纸又难得,这个房屋记录只能让书记员保管,并不没有中国古代那样,把地契和屋契做成一式两份,一份交给主人,一份交给官方保管的流程。
“可以了,”书记员把羊皮卷收好,“乔里阁下,你现在随时都可以安排人手在这上面建造屋子。”
“谢谢你们两位的帮忙。”乔里跟他们道谢。
约瑟夫管事这样说道“乔里阁下,你不需要跟我们客气。”说完,他看了看天空,“现在时间也不早了,我也该去忙别的事情了,另外,祝贺你,乔里阁下。”
“是啊,我也要回去整理一下账务。”书记员也这样说道:“对了,乔里阁下,如果你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可以随时找我。”
屋地划分好之后,乔里就让达伦带着那18位护卫队员到屋地挖地基。
原本四月份是春耕的繁忙时候,并不是建造房屋的合适时间,不过卡伦家屋子盖得急,埃尼奥七月初就要结婚,四合院占地面积大,起码要在六月中旬之前盖好。
护卫队员们在屋地挖地基的时候,乔里又去了大荒地挑了十几个身体强壮的依附农和农奴在荒地上按着挖水渠的路线,开始挖土,摔土胚,混合着干草做泥砖。
等第一批泥砖做好了,已经风干定型,这时候护卫队员们也把地基挖好了,乔里就让他们把泥砖运到屋地里,开始砌土砖盖房子。至于盖房子用的粘着剂,乔里是让农奴们在荒地的分界河那里挖淤泥,再和干草碎混合了做砌墙的粘合剂。
乔里家的这块屋地,长大概是20米左右,宽有15米,而村里的木屋一般是宽3米,长8米,屋地这么大,乔里计划在这里建16间房,正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各三间,另外靠着正房和南房的耳房各两间,一共是4间。
换而言之,乔里要盖的是一座单进四合院,院子接近正方形北面是三间正房,南面是三间南房,与正房相对。而正房和南房两端带有两个很小的房子,好像两只耳朵一样,也就是“耳房”。然后东、西各有三间厢房,也称为东厢房和西厢房,这种单进四合院放在古代东方只能说是规模小、但功能齐的小房子,但放在中世纪这里,绝对算是豪宅了,要知道,哪怕是管事老爷的屋子,也不过是三间连在一起的半石头半木板墙,外加茅草屋顶的房子而已。
现在在屋地盖房的人,除了达伦和18个护卫队员之外,埃尼奥和父亲奥尔也一起过来帮忙了,房子数量有点多,不过这21个人一起动手,顶多两个月的时间就能盖好了,如果实在盖不完,到时候再从大荒地那里挑一些人过来帮忙也行。
盖房的人手这么多,乔里干脆也让乔妮和珍妮过来屋地这里搭了个简易的火塘,帮忙给这21个人做饭。
珍妮在施工现场这里倒是很兴奋,一边摘菜一边好奇地问乔里:“乔里哥哥,那我住那里?”
“你和父亲母亲一起住北房。”北房也就是正房,乔里指着北房其中一个房间的地基对她说:“就是这间,中间那间是客厅,客厅隔壁就是父亲他们的房间。”
“西边的这三间房子是埃尼奥哥哥的,东边的三间是留着给乔妮姐姐结婚后住的,我就住在南房的其中一间房子。”
珍妮又问他:“那做饭的地方在那里?”
“厨房在你房间隔壁的耳房。”东北那间耳房就是厨房,西北耳房做粮仓。西南耳房做杂物房,西北耳房则是做厕所。
一边的乔妮听到乔里的话,也忍不住问了:“乔里,那畜牲棚在那里?”
“畜牲棚不在这里,我打算在大荒地那里建一个,到时候安排后勤队的人手帮忙照顾那些畜牲。”乔里这样对乔妮说道。
自从他当上了教士老爷之后,家里的畜牲也是越来越多了,十几只鸡、四只羊,外加一头耕牛,每天光是喂食和打扫畜牲棚就不是一间轻松的事情,而且畜牲棚基本天天打扫,该有的味道还是一样有,乔里可不想新建的四合院天天弥漫着一股子鸡屎和牛屎的臭味,反正大荒地里的七头耕牛都是后勤队帮忙照料的,他宁愿再给后勤队一些福利,让他们也帮忙照料自家的畜牲棚。
乔妮听了也觉得有道理,也就没再问些什么。
晚餐吃的是燕麦粥加黑面包碎,黑面包只有两条,如果切成面包片还不够,这20多个人一人一片的,干脆就把它剁成面包碎放在粥里一起煮了,另外乔妮还按乔里的吩咐,拿了后勤队送来的野菜,混进干豌豆里一起煮了野菜豌豆粥。
每年春夏交加之时,都是正缺粮食蔬菜的时候,粮食可以吃上一年晒干的麦子和豆子,但青菜就只能去田野里找野草充当青菜,鉴于安东尼的两个孩子因为吃野菜引起食物中毒的关系,现在乔里每天都会亲自看过后勤队摘回来的野草能不能吃,才来决定这些野菜能不能端上饭桌,今天后勤队的小农奴们摘的是马齿苋,还往这里送了两篮子过来。
马齿苋在四、五月份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好吃的野菜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它口感美味,自带浓郁香气,并且还能清热解毒,杀菌消炎,是一种食药两用的植物。
马齿苋也被称为五行草,这是因为它拥有黑种,黄花,绿叶,白根,红梗的特点,单单一种植物就拥有五种颜色,所以称之为五行草。其实马苋菜原产于南亚,因为传播能力强大,很快就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中国、欧洲、南美洲等地均有野生的马刺苋。
掀开锅盖,白色的蒸汽俊顿时弥漫在上空,乔妮、珍妮分别给二十多个木碗打满了燕麦粥,黑色的面包碎附在热气腾腾的麦粥上面。
护卫队员们很快就排成一个队伍,按照顺序各自拿了一个木碗和一个木勺,坐在空地上面吃麦粥,大家喝了一口麦粥后,才发觉今天的麦粥居然有黑面包!
就连曾经的警役头目安德烈吃到黑面包碎之后,也惊了一下,如果换了以前,这些黑面包碎对于他来说,当然不算是非常珍贵的食物,但自从他逃出了达尔塔村庄,变成了流民之后,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吃过黑面包了,更何况他们这群人最近不管是挖地基还是盖屋子,身体都很疲惫,胃口也比以前大了很多,而面包是最能填饱肚子的食物了。
不止是护卫队员们在大快朵颐,就是最近伙食好了很多的卡伦一家也吃得津津有味。
小珍妮以前几乎没有吃饱肚子的时候,也就是最近几个月,她才能吃饭吃到饱,时不时地还能吃上以前从来没有吃过的美味,而黑面包对她来说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美味了,现在真正让她惊艳的是豆子里的野菜。
以前家里的青菜只有卷心菜和豆荚,偶尔也能吃点萝卜,要不就是春天时,母亲摘回来的野草,那些野草口感都不怎么样,也就是乔里哥哥去年经常摘一些野草回家,才让她改变了觉得“野草都是不好吃”的印象,而今天的野草好像要比以前的都要更好吃一点。
珍妮对木碗里的豌豆马齿苋吹了几口气,然后舀了一勺放进口中咀嚼起来,豆子的香味,马齿苋的香气顿时在嘴里散发出来,乔妮姐姐今天也在午饭里放了足够的盐巴,所以食物吃起来并不寡淡,珍妮珍惜地小口小口吃着碗里的马刺苋,看见其他人也跟她一样一脸满足地吃着碗里的食物。
坐在珍妮旁边的乔妮也是津津有味地嚼着嘴里的马齿苋,等她吃完碗里的食物,她才对乔里问道:“乔里,今天的野菜是在哪里摘的?味道好香,我也想摘一些回家煮给母亲吃。”
“这些野草在大荒地那边的绿果林里长了很多,不过母亲现在还不能吃这种野草,普通人吃了没关系,不过孕妇吃了,对身体不好。”马齿苋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的作用,不过孕妇吃了会有滑胎的可能性,母亲快到临产日期了,乔里当然不想她出现任何意外。
“这样啊,母亲的确是不能吃。”乔妮点了点头,心里也放弃了摘这种野菜回去煮的念头。
乔里想了想,又说:“不过乔妮姐姐,你可以先挖一些嫩苗种到菜园里,等它们长大了,那时候母亲应该就可以吃这种野草了。”顿了顿,他又说道:“我记得绿果林那里还有别的野菜,我下午让人去摘一些回来,今晚我们一家人包野菜饺子吃吧。”
油桐树林那边也长了不少荠菜,荠菜的药用价值很高,具有和脾、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感冒发热等病症。它原本起源于东欧和小亚细亚,后来在世界各地都变得很常见。
在这样青黄不接的春天里,去摘一篮子鲜美的荠菜,混着炒鸡蛋一起包进饺子,也是一道非常不错的菜色。
想到中世纪这里寥寥无几的青菜品种,乔里觉得,或许让乔妮姐姐摘些马齿苋和荠菜到菜园里进行人工栽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好歹能给家里桌上的青菜添上两样选择。
于是乔里就对乔妮说了:“乔妮姐姐,你还是不用去摘嫩苗了,我下午让人帮忙把可以吃的、味道比较好的那几种野菜嫩苗都摘好送到家里。你过一会儿回家,就和珍妮一起先把菜园里的田垄翻好,等他们把野菜嫩苗送过来了,你们就把它们种在菜园里,等过上一段时间,我们的菜园就能多几种味道不错的野菜可以吃了。”
乔妮和珍妮听了,也一脸赞同地跟着点头应和。
第122章 婴儿床
到了下午,乔里去了大荒地,见到安东尼管事后,就对他说:“安东尼叔叔,你还要再抽一些人手在分界和旁边挖几个水池才行。”
“挖水池?”安东尼疑惑地问了一句。
乔里指着分界河说道:“是的,大荒地在分界河的下游,每年到了雨季的时候,河面会上升,荒地的一小部分,还有大部分森林都会被河水淹没,我们今年在荒地这里种了粮食和蔬菜,过段时间还要移植草药过来,肯定不能让河水把庄稼和粮食都淹死,挖几个水池出来,等水面上升的时候,就可以把河水分流出来,加上这次在荒地里挖的两条水渠,应该能阻止河水淹上地面。”
这几个水池除了给河水分流之外,平时还能在里面养一些鱼虾,不管是给家人改善伙食,给护卫队员补充营养 ,还是作为荒地农夫小组的奖励,都能乔省下一笔不算少的花费,要知道,他这些天购买领主的河流里出产的鱼类,已经耗费了不少粮食了。
安东尼才刚来威尔普村庄不久,当然不知道大荒地的具体情况,如果因为河面上升,导致荒地的出产减少,的确是一个难题,如果挖水渠和水池能分流暴涨的河水,阻止河水淹没地面,那的确是一件不能省下的措施。
于是安东尼就按乔里的建议,安排了三组人,每组五个农夫在分界河的旁边,也就是菜地的下方,油桐森林的上方去挖三个水池,预备这三个水池平时就只放一半的水,用来养鱼虾,等到河面上涨,就把河水往里面排。
在安东尼安排农夫挖水池的时候,乔里则从后勤队里叫了两个老农奴和三个小农奴,一起进入油桐树林,准备在里面摘多点野菜苗出来人工栽培。
这些野菜苗除了种在自家菜园里,供给家人改善青菜口味之外,还准备在大荒地上多开一块菜地种植野菜,目前大荒地里已经住了一百多个人,要保证这么多人手的蔬菜供应,乔里觉得菜地里还是要种多几种不同时季的青菜才行。
在威尔普村庄,比较常见的蔬菜莫过于卷心菜、萝卜、洋葱和芦笋,这些青菜大部分都是和豆子一起炖煮食用,像是炒菜、凉拌菜、腌菜什么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些菜式。
像现在地里的青菜还没有长好,有经验的妇人在野外摘野菜回家煮之前,基本上是会先让家鸡吃一点野菜试试有没有毒,见家里的小鸡没有出什么状况之后,她们才会把野菜煮了给家人们食用,这样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
马齿苋和荠菜都是比较容易种植的野菜,口感和香味也比较好,今天煮的马齿苋就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好评,加上马齿苋和荠菜还有消炎解毒,预防痢疾腹泻的作用,在卫生习惯不怎么好的中世纪人民当中,这两种野菜吃多点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乔里老爷,你看看这种野菜……”不远处,一个小孩正举着一棵小苗说:“我母亲以前摘过这种野菜回家煮。”
“恩,我来看看。”乔里走过去,接过嫩苗仔细看了看,发现这是荨麻,荨麻在中世纪这里也是比较常见的野菜,教堂甚至还会种来做草药,用来做利尿剂和止血剂。
不过荨麻的味道可能没有马齿苋和荠菜那么鲜美,口感也差一些。
“这种野菜的确可以吃,不过味道不是很好,就不用摘小苗回去种了,你们现在摘大一点的回去用来煮豆子。”乔里对他说道。
“好的,乔里老爷。”小孩拎着篮子,用力地点了点头。
在河岸旁边,还长了一大片熊葱,这东西就跟韭菜差不多,所以乔里也让人摘了不少嫩苗回去栽培。
就这样在野外找了一下午的野菜,一行人基本上装满了十几个菜篮,乔里就对大家说道:“时间也差不多了,你们回去还要准备晚饭,今天就到这里,我们先回去吧。”
“对了,”乔里点了两位小孩的名字,又指了两个菜篮,“你们拎上这两个篮子,跟我一起去我家。”
……
临近傍晚,乔里带着两个小农奴走到自家木屋,“好了,这里就是我家了,你们把篮子放下就可以回去了。”
“嘿,乔里哥哥,你来了。”珍妮从土灶旁边走过来,她刚刚正在煮麦粥,母亲希尔也在土灶旁边的桌子上揉着面团,预备一会儿用来做饺子。
门外,乔妮也忙完了屋地施工处的工人们的晚餐后,走回了家。
“乔妮姐姐,这几篮野菜小苗是刚刚摘回来的,你现在拿去菜园里种吧。”乔里把一篮马齿苋、一篮荠菜苗和一篮熊葱交给乔妮,然后又把刚刚摘好的荠菜交给珍妮洗干净。
“母亲,你的脖子现在好点了吗?”乔里一边洗铁锅,一边对希尔问道。
昨天他回家的时候,发现母亲希尔的脖子落枕了,当下就用热毛巾外敷的方法,给希尔热敷脖子,然后又给她按了按相关的穴道,这样可以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及时缓解落枕引起的不适。
“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希尔轻轻地动了动脖子,表示自己的脖子已经好很多了,“对了,海德里下午送了很多麦壳过来,说是你让他送来的,乔里,你要这么多荞麦壳做什么?”
“那些荞麦壳是给你用的。”海德里就是村庄的磨粉师,整个村庄就数他那里拥有的麦壳最多,乔里在希尔落枕之后,就寻思着要给她弄一个荞麦枕头,家里人现在睡的枕头基本上都是拿干草随便垫垫而已,干草睡久了,难免会压扁,然后火炕又这么硬,脖子睡久了就会血液不循环,出现落枕情况也不奇怪。
“给我用的?”希尔好奇地问:“怎么用?”
“你拿块大一点的布料把那些荞麦壳缝进去,把它做成枕头,荞麦枕头不像干草那样容易睡扁,你以后睡在荞麦枕头上面,就不会把脖子睡歪了。”除了这个原因,荞麦枕头还有活血通脉、镇静安神等作用,睡荞麦枕头可以起到闻香疗病的效果。
希尔只知道羊毛枕头、木枕头和干草枕头,但是荞麦枕头,她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过既然这是乔里说的,肯定不会有错,当下就决定明天开始缝枕头,反正家里现在也不缺做枕头的布料。
这边乔里煎好鸡蛋之后,就让珍妮把洗好的荠菜切好,混在一起做饺子馅,里面还加了一些精盐,然后乔里擀饺子皮,希尔和珍妮就一起负责包饺子,家里现在也是时不时的吃一顿饺子,她们包饺子的手艺也练得很不错了。
等把饺子煮好,父亲奥尔和埃妮奥也回来了。
“父亲,我们今晚吃野菜鸡蛋饺子。”珍妮把洗干净的碗勺放在桌子上,笑着对回家的父亲和哥哥说道。
“好,那我们要吃多一点了。”埃尼奥笑着洗干净手,其实一人也就能分到一碗水饺,也就七、八个饺子左右,只不过饺子是用面粉做的,不管里面包了什么馅料,味道都不会太差,更别说这些饺子还是乔里有份包的,众所周知,乔里提议做的饭菜,就没有味道不好的。
希尔分好了饺子,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拿了属于自己的那份饺子,用勺子舀了一个饺子,送到嘴里尝了尝味道。
不同于以前做的卷心菜饺子、熊葱鸡蛋饺子、鸡肉饺子,现在嘴里的荠菜鸡蛋饺子带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香味。
它把荠菜的鲜香、鸡蛋的蛋香和面粉的麦香融合在一起,带给他们一种全新的味感。卡伦一家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饺子的味道才行,只能巴巴说一句好吃、美味来对此表示赞叹。
于是乎,大家都沉迷在这荠菜鸡蛋饺子的美味中不可自拔,乔里就别说了,他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这么鲜美的荠菜鸡蛋饺,尽管吃饺子的风范比家人要体面很多,不过速度可不慢;奥尔和埃尼奥早就饿了,现在吃到这么鲜美的饺子,两人消灭饺子的速度是最快的,就连平时吃饭最慢的珍妮,这时候也大口大口地嚼着饺子,连话也不多说一句。
荠菜鸡蛋饺子,已经完全征服了卡伦一家人。
……
到了第二天,乔里从家里起床,母亲希尔带着珍妮已经把早餐准备好了。
“饿了吧,早餐已经准备好了。”希尔给乔里打了一碗麦豆粥,又让珍妮把鸡蛋拿出来给乔里吃。
平时家里是不会做早餐吃的,也就是乔里晚上在家里睡觉,希尔才会在第二天早上煮的早餐,今早她煮的麦豆粥也不多,刚刚够一人一碗,鸡蛋就只有乔里有,其他人是没有鸡蛋吃的。
家里现在有十几只鸡,平时供给家人吃是足够了,荒地里的农夫和护卫队偶尔吃的鸡蛋加餐,基本上都是乔里拿粮食和村民们换的,等畜牲棚建好了,乔里也预备扩大畜牧业,毕竟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既然自己已经有了地盘,那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是必不可少的。
等吃完了早餐,乔里就去了木匠家里,请他帮忙定制一张婴儿床。
母亲希尔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生产,加上昨天她落枕的事情,让乔里意识到火炕太硬了,对于婴儿来说,舒适度不够好,而且母亲和乔妮、珍妮是睡在同一个火炕上面的,珍妮的睡姿并不是很好,要是在睡梦中踢到孩子了,那可就糟糕了,再加上火炕周围也没有栏杆什么的,安全性不高,乔里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请木匠做一张婴儿床,给快要出生的弟弟或是妹妹睡觉用。
威尔普村庄的木匠只有一个,叫皮尔斯.廷德,因为周边有一个木匠村–白柳村庄的缘故,皮尔斯家的生意并不算很好,毕竟跟自带木材原料、还有各种款式对比的白柳村庄木匠来说,皮尔斯家的木制品并不带有优势,所以皮尔斯一家平时也就靠给领主老爷修补栅栏、农具等活计补贴家用,日子过得比别的手艺人要差一些。
皮尔斯木匠家里有二子一女,长女已经出嫁,两个儿子平时就跟着父亲干农活,学手艺,两人虽然还没有出师,不过基本的木匠活也学得有模有样了。
“乔里老爷,日安,你怎么过来了?”皮尔斯木匠刚准备带着儿子去份地里干活,没想到一出门就看见乔里过来了,连忙对他鞠躬问好。
自从乔里老爷冬天那会儿弄出了火炕,他们家前段时间可是靠着卖炕桌和胚模子,赚到了不少粮食。
“我母亲快要生产了,泥砖做出来的火炕睡着太硬,大人们睡着还好,刚出生的小婴儿可能会睡得不舒服。”乔里跟着皮尔斯木匠进去他家里,顺便跟他说了,自己想请他帮忙定做一张婴儿床的事情。
“婴儿床?”皮尔斯.廷德有些疑惑,他做过木床,但是给婴儿做的小床,自己还真的是没有做过,而且村庄里,也没有人会特地给婴儿定做小床的,路都不会走的小婴儿向来是跟着母亲一起入睡的。有时候,家境好一点的家庭,或许会给孩子买一个木篮子,这样家里大人们出去干农活的时候,可以把婴儿放在篮子里,不用担心婴儿翻身乱动,然后脸朝地面给弄得窒息,家境不太好的家庭,大人们只能在地里铺些干草,然后就让婴儿躺在上面,自己到份地里干活,还要时不时再转头看看孩子有没有把脸压在地面上。
“就是我们平时睡觉的木床,把它做小一点,然后在小床的四周按上栏杆,别让婴儿摔出来。”乔里又给他比划了一下婴儿床的大概尺寸是多少。
“听起来应该不难做,这样吧,乔里阁下,我先按你说的做一张小木床出来,七天后,你再过来看看做得怎么样,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皮尔斯这样对乔里说。
“那就麻烦你了。”乔里对他道谢。
第123章 曲辕犁加工
四月底,白柳村庄的许多木匠家庭大部分都拿了曲辕犁的零部件回家制作,如果只是单单一个零部件的话,那一个木匠上手后,只只需要两天左右就能做好一个简单的零部件,家里还没有出师的孩子,花个五天左右也能制作好一个部件。
只要他们制作出来的零部件达标,老约克就会替乔里老爷收下来组装成新犁,这样的话,一个木匠家庭基本上一个月就能赚20个铜币左右,因为铜币稀少,乔里多数是用粮食来代替,可即便是这样,他们一个月也能赚10碗小麦,如果换成豆子或者燕麦那就更多了。
对于白柳村庄的人来说,光做这些零部件换回来的粮食,几乎都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了,虽然说这些粮食也包括了木料钱,不过这价钱也是有赚头的。
至于其他并不怎么会木匠活儿的家庭,他们也能依靠卖木材来换粮食,如果他们还按照各个零部件的尺寸大小,把它剖成一个个差不多大小的木料,减少木匠的工作量,那样能换回来的粮食就更多了。
所以对于白柳村庄的人来说,不管他们会不会做木匠活,做这个曲辕犁生意,多多少少都能给他们带来一笔收入,所以大部分人都对这个生意很上心,平时做的木碗、木鞋、木勺,只有家里还有一些存货,基本上就不继续做,木匠们的精力基本都投入到了曲辕犁的零部件制作当中,毕竟这么容易赚且好赚的活儿不容易见,万一威尔普村庄的乔里老爷发现做这个生意不赚钱,那他们就没有机会再去做这笔利润颇丰的生意了。
“父亲,好像已经过去七天了,乔里老爷派来的队伍,今天应该要过来了,趁着时间还早,家里这些天攒下来的这些零部件,是不是先拿去老约克看看比较好,他早点检查完,我们也能早点换粮食回来。”本杰明这样对父亲说道。
乔里老爷每隔七天就会一个由十个人组成的队伍,运送粮食过来白柳村庄,只要零部件得到组装工汉森.约克和皮尔.弗兰科的认可,那他们就能用合格的零部件换回相应的粮食。
本杰明家里原本是专门做木碗、木勺这些简单的木制品的,这些东西容易做,竞争力也大,所以利润也就一般般,比不上做零部件换回来的粮食,所以他们家这个月一直都在做零部件。
等七天一到,就做好的零部件拿去给老约克家,请他帮忙鉴定合不合格,只要零部件合格了,等威尔普村庄运粮食的队伍一到,那他们家就能换回来不少粮食,原本在小麦还没有收获的春天,他们是肚子最挨饿,也是最难熬的时期,可现在,靠着做零部件换回来的麦子和豆子,他们这个月基本没有怎么挨饿。
本杰明家准备把做好的曲辕犁打包送到老约克家鉴定时,老约克也带着女婿皮尔弗兰克在认真地检查塞尼尔家送来的四个犁底,其中除了一个不合格之外,另外三个犁底都做得不错。
“塞尼尔,这里,你削得太平了,不能用啊。”老约克皱着眉头说道,“这块木头,你就带回去吧。”
“好吧。”塞尼尔虽然有点遗憾,但还是听从老约克的建议,让儿子把不合格的零部件带回家,这块做得不成功的木头带回家,重新改改也能改做其他木制品,比如木碗木勺什么的,也不算很浪费。
因为运粮食的队伍还没来,塞尼尔依旧待在老约克家,预备等一会儿用合格的三个零部件跟运粮队伍换粮食。他做的是犁底,耗费的木料比较多,一个犁底可以换三个铜币,如果都换成豆子,可以换7碗豆子。
塞尼尔一边看着老约克带着女婿组装曲辕犁,一边跟他们闲聊。
“老约克,你说这个新犁,我们还能做多久?”塞尼尔有些担心地问道。这么容易赚粮食的活儿,他当然想一直这样做下去。
原本乔里老爷刚开始找他们做新犁其中一个零部件的时候,塞尼尔还觉得这些老爷不讲究,不是同一个木匠打造出来的犁车,单单只让人打造其中一个零部件,那样组装起来的犁车能用吗,就算能用,用起来也不顺手吧。
可他没想到的是,大家按照第一个样本一比一打造出来的零部件,组装出来的新犁的确能用,而且还很好用,组装新犁的速度也很快,塞尼尔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听老约克说,他花了七天就装好了将近20辆犁车的话时,几乎震惊得合不拢嘴巴。
七天就做好了20辆犁车,哪怕是白柳村庄所有手艺了得的木匠出手,要做好这20辆犁车,没有一个月的时间,绝对是没办法完成的事。相比之下,乔里老爷想出来的这个分工合作,分批打造零部件的方法真的很了不起。
“乔里老爷没说停下来,我们就能一直做下去。”老约克这样说道:“不过,前天晚上,切尔西村庄的管事老爷派了送信人来我家,说是他们家,还有男爵老爷也要买一批新犁……”
“男爵老爷也要买这些新犁?”切尔西村庄的管事老爷要买,塞尼尔并不觉得稀奇,毕竟新犁这么好用,他们白柳村庄的管事老爷自主地比别的老爷要少,不也买了几架新犁回去用吗。
“是啊。”老约克感慨道:“上周,我们才赶完了威尔普村庄的新犁订单,我听达伦说,我们这周做好的新犁都是要运去切尔西村庄交给农事官老爷和水事官老爷的,这么看来,这个新犁的活儿,我们应该还能做很久。”
不管是管事老爷,还是农事官、水事官老爷,这些老爷可跟他们这些自由民不一样,他们至少拥有一块以上的自主地,家里的农奴也不会少于两位数,身家丰厚的老爷们,购买这50个铜币一架的新犁,当然不会觉得肉疼,其实就算是手艺人家庭,也是买得起新犁的,只有家庭普通的自由民家庭,需要攒两三年的钱币才能买一架回去,对于这部分自由民,乔里老爷也非常仁慈,允许他们可以分期付款,分期最长的期限是两年,当然了,分期一年是需要付5个铜币的手续费。
乔里之所以愿意把新犁的价钱定得这么低,还让人可以分期付款,当然是为了推广曲辕犁,当然了,他也不怕有人会赖账,毕竟他现在可是老爷,谁会这么不长眼,敢拖欠老爷的债,除非他不想在领地里待下去了。
塞尼尔听了老约克的话,表情十分震惊,“居然有这么多老爷要买新犁?”
“所以你就放心吧,这个生意还能做很久,男爵老爷的领地这么大,还有十几个村庄可以卖呢。”乔里老爷派来的队伍把粮食运过来后,就会把他组装好的新犁拉走,上次他们是拉去了切尔西村庄贩卖,听说卖得很火。
一旁正在干活的皮尔.弗兰科也停了手上的活儿,拿起桌上的木碗喝了一口水,说道:“达伦上次还告诉我了,他说乔里老爷打算过段时间在佛伦萨开一间店铺,专门卖他家做出来的草编制品和新犁,塞尼尔叔叔,你就放心吧,这个做零部件的活儿应该能干很长时间……”
“真的?”塞尼尔听了,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且震惊的笑容,见皮尔.弗兰科表情诚恳,一点也不像是在开玩笑的样子,顿时就放心了。
皮尔.弗兰科的妹妹,艾琳娜.弗兰科是乔里老爷的未来嫂子,他说的话应该不会出错,如果乔里老爷真的要在佛伦萨开一间店铺卖新犁,那样的话,他们村庄以后的日子可就有指望。
第124章 冲击
乔里的确准备过段时间安排人手去佛伦萨开杂货铺。
因为不管是他家生产的草帽、草席和羊毛礼帽,还是他和约书亚牧师、肯特合作的豆瓣酱生意,亦或是他委托白柳村庄批量生产的曲辕犁,这些商品在中世纪这里都具有很大的空白市场,加上威尔普村庄距离佛伦萨并不十分遥远,所以乔里就想着,与其自己一次次地安排队伍去佛伦萨城贩卖货物,还不如直接在那里开一家店铺,长期做这几样生意。
当然了,在知识产权不明晰的中世纪,乔里要做这些生意,肯定难免会遇到有人山寨他的产品。只不过,他的帽子生意成本不高,而帽子这东西又重在设计,后世有那么多流行的帽子造型,乔里相信自己可以不断地推陈出新,一直玩到别人永远想不出他的花样到底有多少。
同样的,乔里也不怕曲辕犁被别人仿制出来。中世纪的手艺人基本上都是敝扫自珍的,学徒制传承手艺的条件也十分苛刻,而且手艺人们大都是独门独户制作整件产品,他们几乎不会进行合作,像白柳村庄的木匠们现在这样,大家合力批量生产零部件情形更是不可能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佛伦萨城里有商人想靠仿制曲辕犁卖钱,那么原料、时间、人工等成本就是一大笔支出,加上乔里在每台新犁就只挣16个铜币的利润,这点钱币放在小村庄算是不少了,但在佛伦萨这样的大城市就不算什么了。所以说卖一台新犁的利润这么低,即便有人想仿制曲辕犁,在这么低的利润之下,他们也竞争不过乔里。
至于豆瓣酱生意,它的制作方法相比前两种,反而更方便保密一些,并不像帽子、新犁那样容易被人模仿。当然了,重要的是豆瓣酱的原料–蚕豆放在中世纪就是普通的豆子,产量比麦子高,成本也不高,把它制作成中世纪珍贵难得的调料制品–豆瓣酱,售价却可以翻了不知道多少倍,相比之下,豆瓣酱调料是适合开店售卖的商品,利润也更高一些。
不过眼下要用钱的地方还是太多了,乔里预备先在男爵领地内的各个村庄内推广曲辕犁,等积累了一定的本金,再来考虑在佛伦萨城开店铺的事情。
乔里在前半个月已经让达伦他们拉了二十多台曲辕犁到威尔普村庄贩卖,买得起曲辕犁的基本上都是乡绅老爷或者是手艺人,目前只有极少数的自由民家庭能凑出铜币和粮食来买新犁,不过即便是这样,乔里也赚不少,好歹补充了盖房子的缺口,这个夏天应该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了。
而后面这半个月,曲辕犁的订单也基本上被城堡直领–切尔西村庄的人承包了。
达伦上周带着护卫队把一批新犁运到切尔西村庄的集市上贩卖,这些新犁很快就被切尔西村庄的村人给买完了,并且水事官和农事官老爷还分别给达伦下了一批新犁订单,现在白柳村庄的木匠们就是在给这两位在领地担任具体事务的官老爷赶工曲辕犁。
而就在木匠塞尼尔跟老约克和皮尔说话的时候,外面忽然有人喊了句:“乔里老爷的护卫队来啦!”
听到这句话,木匠塞尼尔、老约克还有皮尔都走出木屋,果然看见一群年轻男人赶着几辆牛车在村庄小路上整齐有序地行走着。
这些人都是乔里老爷的护卫,就跟警役一样,是专门保护乔里老爷和他的财产的。尽管村民们已经见过护卫队好几次了,但这时候看见护卫队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眼神坚定严肃地朝这边走来时,他们心里还是慌了慌,就跟看见男爵老爷的士兵队伍一样,被他们散发出的气势所折服。
皮尔眯着眼睛看着远处的队伍,发现这些护卫跟一个月前相比,看起来似乎更壮了一些。
“日安,达伦。”等达伦带着队伍来到老约克的木屋前面,皮尔和岳父老约克立刻上前跟他打招呼。
“日安,皮尔,汉森。”达伦对他们点点头,说道:“车上装的是燕麦和豌豆,麻烦你们确认一下零部件,然后通知大家过来换豆子和麦子吧。”
“好的。”皮尔一边吩咐妻子去通知村民们,一边请达伦他们进屋抬走新犁,他跟岳父老约克这周组装了21台新犁,按他们装好一台新犁可以换四个铜币来算,一共能拿到84个铜币,他们之前赚回来的麦子豆子不但没有吃完,剩下的再吃两个月都足够了,所以这次他和岳父都换一些铜币回来。
“没关系,乔里老爷这次也让我拿了一些铜币过来,你想换铜币的话,也可以换。”达伦下意识地摸了摸衣服里面装着的几袋钱币,这些钱币都是威尔普村庄和切尔西村庄的几位老爷买新犁时给的,乔里老爷也预想到白柳村庄的木匠们已经换了几次麦子,说不定这次他们想换些钱币回家,所以就让他带了钱币过来,以防万一。
“比尔,埃德加,你们快去把新犁抬到外面。”达伦数过组装好的新犁数量之后,转身就从腰带解下一个小黑板,在上面刷刷地算了一下,“21台新犁,一台四个铜币,一共84个铜币。”
“是的,是的。”皮尔看着达伦手上的小黑板,对他的算数能力很佩服,他自己算是四个铜币,又四个铜币地相加,一直加了21次,花了很久时间才算出了84个铜币的结果,没想到达伦一下子就算了出来。
达伦从身上取出两个小钱袋,一个钱袋装了50个铜币,他从里面取走16个铜币,然后把剩下的钱币都付给了皮尔,“这里是84个铜币,你数一下。”
然后达伦又跟木匠塞尼尔结账,而另一边,许多木匠们也纷纷抱着自家做好的零部件前来老约克的木屋。
除了制作犁辕、犁梢这种单价高的零部件的木匠是选择用一半铜币,一半豆子的方式结账,其他制作犁底、犁箭等零部件的木匠们还是选择用麦子或者豆子结账。
眼下领地里的村民们买东西,除了大件物品是用铜币结账,大部分人都是拿麦子或者豆子去换的,因为自由民们大部分都是文盲,所以粮食的衡量标准也不是用千克这种重量单位,而是用木碗来算的,比如一个中等标准木碗的小麦就能换两个铜币,木碗里面能装的小麦大概是一斤左右,而一碗小麦又能换5、6碗豆子。
等达伦跟大家付完了货款,几乎所有的村民都至少能换7、8个铜币的粮食,也就是几碗麦子,外加十几碗豆子的数量。
尽管之前已经换过两三次了,但是每到换粮食的时候,大家看着自己带来布袋里能换到那么多的麦子和豆子,个个都还是不由自主地咧开了嘴,仿佛置身美梦当中。
这么多的豆子和麦子,接下来几天,家里的所有人又能填饱肚子了……不止塞尼尔心里是这么想着,就是其他村民拎着换来的小袋豆子回到家中,也是这样想的。
白柳村庄的周围山地多,耕地少,每年木材可以砍的时候,木制品卖得好的时候,家里能换回来的豆子麦子就多,能吃很长时间,但到了冬天和春天,在粮食最紧缺的时候,他们的生意也会变少,相应的换回来的豆子就少,也最容易得饿病。
不过自从一个月前,乔里老爷说要跟他们收购新犁的零部件,他们就再也没有饿肚子了,整个村庄也变得更有活力,几乎家家户户都忙着做零部件,就算不会干木匠活,也能靠着卖木材挣到一些糊口的豆子。
就在达伦带着队员们清点好村民们拿来的零部件,跟皮尔和老约克确定下一批新犁数量的时候,埃德加忽然从外面领来了一个满脸风霜的中年男人。中年男人是个哑巴,不会说话,只能跟别人用手比划意思,不过从他手里还抱着七个犁辕,也能猜到他是过来用零部件换麦子的。
“达伦队长,这位农夫不会说话,我跟他说了,要先把零部件抱过来给老约克他们检查,检查过了,才能拿来换豆子。”埃德加这样对达伦说。
“好的,埃德加,你先出去叫他们领豆饼吃午饭,我给他换完豆子就过去。”达伦上前对中年男人说:“你先把东西给皮尔看看。”
皮尔看见来人也很吃惊,“古德叔叔,你也做零部件了?”古德.盖图虽然是个哑巴,但他是村庄里手艺最好的木匠,他儿子伯格一向都不喜欢搭理村人,但手艺却比他父亲古德还要好,他们父子俩是专门做轻犁卖给周围村庄的农夫,时不时也帮老爷们制作重犁,不过自从农夫们发现乔里老爷的新犁更便宜,也方便犁地之后,大家就算买犁车也是去买新犁,听说农事官老爷几天前还跟古德家取消了轻犁订单……
“额嗯……”古德听了皮尔的问话,只是神色麻木地点点头,然后把手里做好的犁辕都递给他。
老约克也上前和女婿皮尔一起仔细检查了这些犁辕,发现手工确实很不错,就跟达伦说了这些犁辕都是合格的。
达伦就问古德:“七个犁辕,一个犁辕可以换五个铜币,一共35个铜币,你要换豆子、麦子,还是铜币?”
古德一听这个价钱,原本失落麻木的神色瞬间就没了,眼睛都亮了不少,手舞足蹈地跟达伦比划了很久,才让大家明白了他想换20个铜币和15个铜币的麦子。
达伦点点头,解开了小布袋,给他数了20个铜币,然后又当着古德的面,用中木碗给他装了10碗燕麦。
古德.盖图接过铜币,数清楚钱币的确有20个之后,脸上就忍不住弯起一个小小的弧度,然后他又看见达伦给他装了10碗麦子,脸上的笑容就更大了,这些燕麦看起来都很饱满,随便配上一点豆子肯定就能填饱肚子。
等古德一脸笑意地带着钱币和麦子回到家里,立刻就让儿子继续制作犁辕,做这个零部件对他们父子来说很简单,很快就能做好一个,换回来的麦子和钱币仔细算起来,比他们用同样的时间做一台轻犁还要多……这么一想,古德.盖图对于那位抢了他不少轻犁生意的乔里老爷也少了很多怨言。
另一边,皮尔也跟岳父老约克谈论这件事,“父亲,现在连古德叔叔都来做零部件换麦子,看来他家的轻犁是真的卖不出去了。”
老约克一边看着古德.盖图送来的犁辕,一边对女婿点头,“听说不止是农事官老爷不跟古德买轻犁了,之前切尔西村庄有好几个农夫想要过来跟其他人买轻犁,他们后来看见了新犁,也全都改变主意,要去买新犁。有了乔里老爷的新犁,现在村庄里谁家的轻犁都不好卖了,我看以后不会有木匠再去做轻犁。”
“其实不做轻犁也跟我们家没什么关系,”皮尔跟岳父本来就只是做木桌和木柜等家具的,不像古德.盖图家那样受到很大的冲击,“如果乔里老爷一直跟我们收购零部件,对村庄大部分人来说反而更好一点。”
乔里跟白柳村庄的木匠们收购零部件的价钱不算很高,但也不低,对于专门做轻犁卖的木匠家庭来说,受到的冲击可能会很大,但对于做其他木制品的木匠来说,确是很不错的活计。
起码他们给乔里老爷做零部件,价钱十分公道,他也不会像其他老爷那样喜欢用权力压价,有时候还要他们去倒贴,给老爷们赔好,而且乔里老爷是长期收购的,非常稳定,不像自己打开门做生意,只能被动地等客人上门。
就是乔里自己也是想过曲辕犁的出现,必然会导致轻犁走向衰落,对于专门做轻犁生意的木匠来说,这很可能会导致他们面临失业的危机……这就跟珍妮纺织机出现后,棉纺织业出现极大的革新,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作坊,被大机器和批量生产的工厂所取代一样,它给家庭式织户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从长远上来看,不能因为这一小部分人利益,就拒绝改良农具,革新技术。
因为工具和技术每一次的突破和革新,随之带来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会得到大幅提升,而机械化生产,能让生产成本更低,资源效率更高,它带给社会的效益也更加地长远,更能驱动社会进步。
第125章 九九乘法表
在靠近老约克的木屋旁边,护卫队员们围着牛车坐在一起,一手捧着装了热水的木碗,一手拿着分到的豆饼泡上热水,然后放进口中狼吞虎咽地吃着。
这些豆饼都是用燕麦粉掺杂野豌豆根粉烘烤而成的,野豌豆生长在威尔普村的大河岸边,根系高大茂密,每到青黄不接的春天,威尔普村的自由民们就会挖了它的根,然后把它晾干捣成粉,再混合着豌豆粉或者燕麦粉,放在铁锅里烤成面饼来充当主食,而且味道还很不错。
比尔把手里最好一点豆饼放进口中吃完,又意犹未尽地舔了舔手指,然后才喝木碗里的热水润润喉咙,对坐在旁边的同伴说道:“埃德加,中午吃豆饼,那我们今晚吃什么?”埃德加的母亲是瘸腿的,所以被分到了去后勤队干活,每天帮忙准备新依附农和护卫队的伙食,所以她很清楚每一天的菜谱。
“好像是吃菜包和豆粥。”埃德加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今天晚上吃菜包?”听到包子这个词,比尔不由自主地分泌出更多的口水。菜包是用燕麦粉和一些小麦粉混合在一起做面皮,拿野菜当馅料的新面包,据说包子是乔里老爷想出来的新面食,它不用烤炉就能做出来,而且口感还很好,自从新犁卖得不错后,他们这些护卫队成员几乎每隔几天地能吃上一两次菜包。
乔里老爷很重视护卫队,护卫队的训练虽然很辛苦,但是他们的伙食也是最好的,可以说是天天都能吃饱肚子,偶尔还能吃到肉汤和鸡蛋、包子这些老爷们才能享有的好东西,尤其是在小组评比和个人比拼的日子,获胜者甚至还能吃上鱼肉和一整个水煮蛋,有一次乔里老爷甚至还拿了黑面包做奖品。
比尔以前在达尔塔村庄是个警役,家境比自由民要好很多,但是像黑面包、水煮蛋这些好东西,也是只有在圣诞节或者农忙期才能享用几次,像埃德加这样的普通自由民,更是从小到大都没吃上一次黑面包。
比尔记得护卫队里有好几个半大小伙,都是刚刚到成年的年纪,以前长身体的时候没有吃饱,整个人都瘦小伶仃、脸色蜡黄,腰也是微微驼着,但他们在护卫队里待了两个月之后,腰背都挺直了,脸上都长了不少肉,身上也长高了,看起来强壮了很多,大家也都发现了自己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身上所发生的变化,他们都发自内心地感激乔里老爷,如果不是他,他们至今还在当逃民,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绝对没有眼下的日子舒服,能安安稳稳地在头上有顶的草棚睡到天亮,不用担心野兽袭击,还能天天填饱肚子,更别提,他们现在还是护卫队的一员。
大家对于护卫队的理解,就是村庄的警役,因为乔里老爷还没有自己的教堂,所以才用护卫队来称呼他们。
他们也不傻,作为护卫队的一员,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强壮绝对是一件好事,起码在面对盗贼或者敌人的时候,可以占到一些力量上的优势,更别说乔里老爷还让达伦队长教他们战技。
“恩,听我母亲说,今天的晚餐应该是吃菜包。”埃德加吃完了豆饼,也喝完了木碗里的热水。
就在比尔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达伦从老约克的木屋内走了出来,草草地吃完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午餐,然后仔细检查他们这些人背诵九九乘法口诀的进度,见大家背口诀背了十几天,还是磕磕绊绊的,而且还不能流利使用口诀来进行乘除计算,达伦顿时整张脸都沉了下来。
“乔里老爷昨晚跟我说了,下一次比赛除了要比战技、射箭,还要考你们的算数和认字,样样都学得好的队员可以当组长,学得不好的组长也会变会普通队员。”达伦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地说道:“个人考核最好的那一位,乔里老爷准备任命他当副队长,副队长每个月可以拿到5个铜币和15碗豆子的酬劳。”
这话一出来,立刻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他们当上护卫队的成员,已经过得比其他依附农要好很多了,要是再当上副队长,那不是过得比现在还好,以后的日子更加有指望了。
毕竟副队长也能拿到不少的酬劳,还能管理其他队员,那不就是跟达伦队长一样的官吗?
在场的大多数队员以前也只是地位底下,家境贫穷的自由民出身,后来依附到乔里身边当依附农,地位比自由民还要低一些,但是日子过得却比他们当自由民的时候还要好一点,起码能把肚子填到八分饱。
如果把算数和认字都学好了,战技和射箭也干得不错,那他们真的能当上副队长吗?达伦队长刚刚说的话应该是真的吧?
大家都知道达伦队长很受乔里老爷重视,还让他全权负责护卫队的训练,除了体能训练,达伦队长还要负责教导他们算数和认字,他的年龄虽然不大,但是本事却很好,既然他说了这是乔里老爷说的,那副队长的事情应该不会出错。
一时之间,大家对于这个艰难晦涩的九九乘法口诀就上了心,众人在心中不断地默默回想乘法口诀,并且努力地默诵起来。
说到九九乘法口诀的来源,就不能不提到一个月前,那时乔里准备把兑换粮食和贩卖新犁的任务交给达伦和护卫队负责,他的这个安排也就导致护卫队必须要拥有一定的算数和认字能力才能完成这个任务。于是,乔里也就开始教达伦算数,加减法是最基础的,达伦头脑聪明,又心思缜密,加上他以前也跟着养父学过算数,后来又跟乔里学过,现在不管是个位数和个位数,还是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法基本上都难不倒他,但是乘法,他就不太会了。
不过说起来也奇怪,这里的算数是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计算的,但是约书亚牧师却没有听说过阿拉伯人,而且这里的阿拉伯数字也不叫阿拉伯数字,而是叫数号,并且这边是没有乘法表的。像约书亚牧师教乔里和肯特两个学生乘法算数时,他是通过累次迭加法来计算乘积的,例如他在计算5×12,是先将12加12得24,再迭加24加24=48,最后再加上12得60。
不过,乔里也听自己的学生–艾伯特说过,萨克修道院里有一位算数很好的数学家修士,他发明了一种新乘法,叫双倍法,那是把两位数乘两位数,变成许多个位数和一个双位数相乘,然后再把它们的得数相加,得出最后结果的新乘法。例如用双倍法计算52×15,就是把15看作(1+2+4+8),原式就变为52×(1+2+4+8),乔里听了艾伯特的话之后,就发现这不就是乘法分配律吗?
而且据艾伯特所说,因为大家计算在乘法、除法的时候都觉得特别难,所以不管在哪个领地,能够快速准确使用乘除法的人都是很吃香的,甚至会被其他人视若数学专家,他们拥有这样的算数能力,随随便便就能得到书记员、税务员的工作。
基于这样背景,乔里就把九九乘法表教给达伦了,除了达伦,他连艾伯特、肯特、安东尼管事、约书亚牧师,还有乔妮、珍妮她们这些家人也一起教了,然后约书亚牧师他们就发现学了这个九九乘法表,在进行个位数和个位数的相乘时,几乎可以在短短几秒内就能得出结果,而且逆推之后,也很容易进行除法计算,现在这个九九乘法口诀已经被威尔普村庄的书记员、管事等老爷们当成宝典一样敬仰,就是安东尼和约书亚牧师看向乔里的目光也仿佛在看一个天才,学生艾伯特也几乎要把乔里当成数学大家一样尊敬。
但乔里面对这样的目光总觉得有点尴尬,因为他知道,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九九乘法表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国人发明出来了,在许多古籍上都能找到相关口诀,最开始的九九乘法口诀是从“九九八十一”一直轮到“二二如四”为止的,当时的口诀顺序和后世的乘法表口诀相反,直到宋朝时期从形成了后世的“一一得一”至“九九八十一”的九九乘法口诀雏形。
他现在把中国的九九乘法表弄到这边中世纪,一来是想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进行数学计算,二来还是想完善这边的数学体系。
乔里甚至还交代安东尼管事把九九乘法口诀教给大荒地的依附农和农奴,他也想要借此挖掘出一些算数能力好的人才作为预备管理人员来进行培养,毕竟他以后要铺的摊子只会越来越大,在满是文盲的中世纪,不提前培养几个得力的管理人员,这对他未来的发展计划还是有点阻碍的。
第126章 舅舅和新犁
和威尔普村庄、白柳村庄相比,作为城堡直领的切尔西村庄明显要繁华富裕一点,就连这里土地也要比其他地方要肥沃一些,能买得起耕牛和犁车的村民也比其他村庄的多。
“哞哞……”
一架新犁和一架轻犁分别在一块份地的东、西边上被两头健壮的耕牛拉着犁地,其中肯德尔.斯旺站在西边牵着耕牛,而妻子范恩和长子艾克斯.斯旺跟在后面扶着轻犁,每隔一会儿,他们还要停下来清理卡在轻犁中的杂草和土块。
而另一边,次子贾斯丁.斯旺和幼子琼斯.斯旺则负责使用新犁,新犁被耕牛拉着呼呼地向前拉出一条犁沟,泥土被犁刀刨了起来,尖锐的犁铧划开份地,就像破开波浪的大船,褐色的土块和杂草都被切开了。不一会儿,贾斯丁兄弟俩犁好的地方已经比父亲肯德尔他们多出了一大块,两人的脸色也比他们好很多,看起来没那么疲惫,这是因为新犁翻耕土地的速度要比轻犁快很多,也省力很多。
初夏快要来临了,肯德尔一家的份地早就已经翻耕好,也播好了春麦和豆子,他们一家现在其实是在替已经分家另过的长子艾克斯.斯旺翻耕属于他的份地。
如果不是肯德尔.斯旺的外甥–乔里.卡伦教士在月初给他们家送了一台好用的新犁,肯德尔.斯旺一家是绝对不会那么快就干完所有份地的活儿的,他们现在甚至还有空余的时间替长子一家干活儿。
这是长子艾克斯家的最后一块份地了,今天天气不错,应该一个早上就能把它翻耕完,下午再播好麦种,整个春耕就结束了。
现在距离收割冬麦还有十几天的时间,或许他和儿子们可以利用好这十几天的时间,赶紧把贾斯丁结婚要用的木屋盖起来,幸亏多了这十几天的时间,他不用另外雇人帮忙盖木屋了,省下来的钱币和麦子还能给家里再添一架新犁。
想到这里,肯德尔.斯旺就忍不住露出欢欣的笑容,还是多亏了乔里这孩子啊,给自己送来了这么好用的新犁,也幸好自己没少照顾妹妹希尔,现在他的外甥乔里成了教士老爷,也愿意照顾一下舅舅家。
听送信人说,乔里能被牧师老爷喜欢,就是因为他聪明又懂得感恩。
自己是乔里的舅舅,冬天那会儿,乔里过来切尔西村庄盘火炕的时候就已经很照顾自己家了,还间接让自己的第二个儿子贾斯丁当上了盘炕人。
现在乔里弄出了好用的新犁,又大方地送自己家一台新犁……唔,小乔里已经给自己送了一台新犁,第二台新犁怎么说也该由自家花钱买,斯旺家可不能继续占便宜,不能只接受别人的恩惠和照顾,却自己一直不付出不回报,那可不是斯旺家的传统。
肯德尔想着要怎么回报妹妹一家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到了最上空,他身上冒出的汗水也越来越多了,犁好了地,又领着一家人敲碎了泥块,拔掉了野草,肯德尔这才和几个儿子一起抬着犁车,离开了份地,他的妻子范恩也拿着手镐,脚步缓慢地跟在他们后面,一起走向村庄。
村道两边的份地已经翻耕了大半,有不少村民也用上了新犁,地上是一排排稍微整齐的犁沟。
村道周围零零星星地走着几个农夫,他们看见斯旺一家,纷纷小跑走到肯德尔附近,跟他们打招呼。
“嘿,肯德尔,翻耕完啦?要回去吃午饭了?”
“是啊,都干得差不多了。”肯德尔嘴角微微向上弯了弯,显得心情很好。
“听说新犁比轻犁好用多了,不止是你们家,好几个买了新犁的农夫,他们家这次翻耕份地的速度也很快,活儿很快就干完了。”其中一个农夫感叹道:“我家婆娘已经开始存麦子和钱币了,也想要买一台新犁回家。”
“新犁的确很好用,翻耕份地的时候,呼呼地一下子就翻好了一大片,身上还不累。”肯德尔对他笑了笑,说:“我也准备买一台了,轻犁一天能翻耕出来的土地,用新犁只要半天就翻耕好,想来想去还是用新犁翻耕份地更痛快一点。”
听到肯德尔说他准备买一台新犁,农夫脸上露出了羡慕的神情,算上肯德尔本来就有的一台轻犁,和他教士外甥送的一台新犁,那肯德尔家不就有了三台犁车?
只有家境富裕的手艺人才会拥有这么多的犁车,不对,斯旺家现在已经是切尔西村庄的盘炕人了,也是属于手艺人行列,还有一个教士亲戚,他们家以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想到这里,农夫脸上露出的羡慕就更多了。
唉,要是他也有一个当上了教士老爷的外甥,那该多好啊,就算不能让自己家成为手艺人家庭,就是能免费得一台新犁也好。
……
肯德尔和三个儿子把两台犁车抬进自家木屋,摆在角落一边,女主人范恩放下农具后,就过去帮怀着孕的长媳阿曼达和六岁的孙女爱丽丝准备午饭。
最近他们都是一起干活,吃饭干脆也一起吃了,阿曼达已经怀孕五个月了,爱丽丝年纪也还小,她们母女俩干脆就留在家里帮忙准备午饭,不用出去份地里干活儿。
阿曼达先后端了三大木碗的麦豆粥进来,范恩端了一大碗野菜鸡蛋花汤和一大碗放了豆瓣酱的水煮野菜,这些豆瓣酱也是乔里送来的,送了整整一坛呢,煮粥做菜的时候放一点进去,味道就好的不得了,豆瓣酱本来就是咸口的,煮菜的时候还能省点盐巴,这东西在切尔西村庄的集市上很受欢迎,很多手艺人,甚至农事官他们都买回家,用豆瓣酱来配菜或者面包一起吃。
这时候,爱丽丝也把小碗和木勺端到餐桌上,然后范恩开始给每个人分餐。
野菜里放了豆瓣酱调味,口感就不像以往那样苦涩难吃,肯德尔先喝了一口带着零星蛋花的野菜汤,然后跟其他家人一样狼吞虎,把拌了豆瓣酱的水煮野菜都吃了个精光。
舔干净木碗里最后的一点蛋花后,肯德尔问妻子范恩:“家里还有多少鸡蛋?”
“天气暖了之后,家里的两只母鸡一共下了24个鸡蛋,这些天吃了8个,还剩下16个鸡蛋 ”范恩想了想,说道:“家里的盐巴不多了,我想等集市日的时候,把鸡蛋都拿去换盐巴回来的。”
春耕这么累,家里的劳动力一定要吃好一点,补充好身体的力气,幸好自家这几个月盘火炕的收益不少,不然这个月也吃不起顿顿都放了豆子和麦子的三大碗麦豆粥,而且每隔三天还能吃一回放了鸡蛋的蛋花汤。
肯德尔沉吟片刻,狠了狠心说,“鸡蛋先不要动,等乔里的护卫队过来了,让他们把鸡蛋都带过去给我妹妹。”
范恩听了有些吃惊,随即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应该多,现在想想,希尔的孩子也应该出生了……是要送点鸡蛋过去给她补补身体。”家里是什么情况,她作为女主人当然是很清楚的,因为自家替村民盘了一个冬天的火炕,家里的粮食确实多了不少,不过乔里家现在也不会缺粮食,希尔这次生孩子,他们作为娘家人,当然也要送礼物,十几个鸡蛋,也是很体面的礼物了。
至于盐巴,那就拿粮食去换回来吧,换少一点也没关系,反正乔里送来的豆瓣酱本来就带着咸味。
肯德尔听了妻子的想法,赞同地点点头,也想说什么的时候,木屋外忽然传来老邻居的声音。
“马克?你怎么来了?”肯德尔起身走过去木门旁边。
“肯德尔……”马克.塞尔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他,“艾克斯的份地都翻耕得怎么样了?”
“早上已经翻耕完最后一块份地了,下午去把麦子种下去就差不多结束春耕了,还能剩下十几天时间给贾斯丁盖木屋……”说到盖屋子,就是肯德尔自己也有些羡慕地看向马克。
马克的第三个儿子,巴恩斯.塞尔走了大运,跟他妹妹的长女乔妮在几年前就订了婚约,乔妮和乔里姐弟俩的感情很好,乔里也很愿意照顾自己的姐姐,不但让乔妮负责家里的草编生意,月初的时候,乔里还特意给马克家送了一台新犁,同时表示乔妮结婚之后,家里的草编生意依旧交给她打理,不过切尔西村庄距离威尔普村庄有点远,所以他希望乔妮结婚后,依旧住在娘家,卡伦家准备盖一间大房子,到时候会留一间屋子给乔妮和巴恩斯住。
对于乔妮结婚依旧住在娘家,帮忙给娘家打理生意的事情,不管是巴恩斯本人,还是马克夫妻俩都没有任何意见,他们甚至十分兴奋地接受了这个提议,巴恩斯自己更是在给领主老爷干完公地的活儿之后,就去了威尔普村庄帮卡伦家盖屋子。
“这么快就干完了?”马克有些高兴地说,“肯德尔,那个我家的轻犁已经用了有些年头了,早上婆娘没扶好轻犁,把它给摔坏了,现在就只剩下乔里教士送来的新犁可以用,但是我的儿子巴菲斯和巴尔森还有好几块份地没有翻耕,我就想问能不能问你借一辆犁车?”
“哦,这个,当然没问题,反正我们已经翻耕完了,两台犁车你都借走好了,早点翻耕完,还能留点时间干其他的活儿。”肯德尔很热心地跟马克说:“来,跟我走,我帮你把犁车搬过去……”